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六百九十四章 一个人承受不来(求订阅)(2 / 2)


但在吐浑圣山之役后,李靖训斥了高甑生,更是失态到将高甑生降职。

这种情况在李靖的战争生涯中罕见。

这或许是唐皇给予了太多的压力,又或这一场征战干系到的事情太多,也或许……

“李靖闭门闭户,就能临时扛住这种压力,你如何能扛!”

太子觉得李鸿儒不该在大理寺那份证词上签字叙说,这是将自己陷进去了。

李靖能挡住,李鸿儒完全没法挡。

即便有他在朝廷罩着也是如此。

皇权至上,但皇权不代表一切,依旧要维持公正。

李鸿儒签字做了证明,就要对自己的证词确保。

太子相信李鸿儒,但他也担心李鸿儒遭遇蒙蔽。

下凡者给予好处谋求信任,又或者谋夺无上的荣誉,这种事情并不罕见。

便是他的皇叔也没逃脱。

太子还记得十余年前的风雨。

在那一天,他的父亲成为了新的太子,在两个月上位成皇帝。

即便是唐皇也从来不否认那位皇叔的能力,甚至不乏甘拜下风之念。

但婆罗门毗沙门天王下凡投胎在了那位皇叔的身上。

而在此时,则轮到了李靖。

帝国的太子都能被诛杀,李靖也不会例外。

在关系到大唐皇室江山的问题上,这种矛盾会极为突出。

皇室不会放过任何有可能谋反谋逆的可能。

哪怕对方是帝国最大的功臣也是如此。

而历来的王朝之中,也不乏帝王诛杀功臣的案例。

这一番叙说,一时让李鸿儒心中沉甸甸。

饶他想了诸多,也从未考虑到冲突来得如此之快,也陷入得如此之快。

还未到太子出问题,他就遭遇了朝廷风险。

但若要李鸿儒逆着良心,讲述相反的事实,李鸿儒也没法做到。

他需要如实填写这份证词,而不是在高甑生等人诬告李靖的事情上再添加一笔。

“我还有一块丹书铁券呢!”

李鸿儒嘟囔一声,提及了准备用来给私下交易小须弥袋挡灾的丹书铁券。

这让太子亦是点点头。

李鸿儒征伐吐浑国大捷后选择之物还是很有考究,至少可以用来挡罪,遇事可以不慌不乱。

“若你陈述属于事实,你根本就没犯罪,也不需要用到丹书铁券”太子道:“如今你要好好想一想,是从这件事情中抽身,还是能想出力证李靖清白的方法!”

他并没有直接在朝堂上传呼李鸿儒,而是私下叫了李鸿儒前来,给足了时间,让李鸿儒有着准备。

作为太子,他亦只能做到这种地步。

“这件事情已经拖延了近半年,明天,又或许是后天,朝堂很可能会为此事做专门的探讨,看看能不能做查验!”

“这如何能有办法!”

太子的话语让李鸿儒心中微微一晃。

作为殃及的池鱼,他很可能是第一个挨刀的对象。

在做一些大事之前,不乏各种杀鸡宰牛的祭祀,他显然就是扳倒李靖时顺道摆上的祭品。

“可惜宁王死的太早了!”

李鸿儒此时也惦记着曾经共同奔赴荣华富贵的宁王。

这个小伙伴任职王庭之主的时间太短了,不到三个月就死在了王庭中。

这让李鸿儒觉得自己一个人难于去承受集火。

他的地位和发声作用有限,但加上宁王这种吐浑王庭之主,说话的份量就会不一样。

本来能扯皮扯平的天平,因为宁王之死,这就完全失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