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54章作坊竣工(1 / 2)

第54章作坊竣工

咸菜作坊自打地基挖好之后,便紧锣密鼓的赶工中。青砖、木料全都备足,就连这屋顶全部都用的是琉璃瓦,而不是红砖瓦。

作坊周围的地面,佟雪莹要求全都铺青石板。本来盖一个作坊,也就用上二十五两银左右,如今加上青石板、还有青砖的院墙,足足翻了一倍。

佟雪莹只管豪气的掏银,当然也没少催促他们快点盖。没法,四个人实在忙不过来。

柳二嫂那边也开始正式要咸菜了,每隔三天就来一次,每次都拉走一百斤。样数要的不是那么太多,主要就是辣白菜、萝卜条、芥菜疙瘩。主要还是辣白菜要的多,据农家比较认这个。

终于,在地基挖好后的第二十天,作坊盖好了。上梁这天,还热闹的放了六挂鞭炮,取六六大顺的意思。上梁之后的下午,佟雪莹就把工钱给他们结了。

算下来,连盖房带人工费,一共花了六十两银整。这钱花的不冤枉,花的虽然很多,可房盖得周正,人家还帮着把那剩下的荒地给翻了,物有所值。

几个人在屋内转悠了一圈,都不停地点头称赞。杨氏指着南北两边的窗户,:

“这等到了三伏天,窗户都打开,穿堂风一过,就不闷热了。”

屋内窗户开的比较多,全部都用明纸糊好,大白天显得屋内很亮堂。刘芳来到炕处,把七抱上炕,也点头附和:

“这炉跟墙、炕都是通的,等到了冬天烧火,大家伙儿也就不会挨冷受冻了。”

“哎哟,芳儿妹这话到点儿上了。妹啊,等上秋的时候,这柴禾你可得备足了。柴禾垛我看你都留地方了,那点儿地方应该不够,还得再弄一些啊。”杨氏担忧地着。

刘家庄的冬天十分冷,尤其是到数九寒冬。而且他们做这个咸菜,每天都跟切菜、洗菜这活儿打交道,若是烧的不够那就惨了,手上都得起冻疮。

佟雪莹挽着吴氏的胳膊,听到这话点了点头。来到杨氏跟前,拉着她出了屋,来到后院处,:“按照嫂的,那就把这个地方,全都用来储存柴禾、废弃的杂物,你看行不?”

“行,足够了。”杨氏看着眼前宽敞的地方,忙不迭的点头。看着青石板铺的地面,咂舌的又道,“这房盖得……还真是周正啊。银钱没少花吧。”

“嗯,是花的挺多。不过都一样,若是随便弄个窝棚,等来年这个时候,咱们还得重新翻盖。倒不如一步到位,这样也能剩下时间,多多赚钱。”

杨氏没有话,只是比划了一下大拇指,二人顿时默契的笑了。

作坊盖得确实不错,一共两个大房,到时候杨氏跟刘芳一人管一处。两个房中间,是一个七十平方的屋,这个是留着等给大家结算工钱、发些东西时用的。

至于仓库,在院的东侧。仓库下面挖好了的地窖,可以一次性存放近万斤的菜。这个,是刘金波最骄傲的本事儿。

能在农家挖这么大规模的地窖,还真就只有他敢。

佟雪莹跟杨氏一人拿了一根蜡烛,走在仓库下的地窖。还挺冷,阴嗖嗖的。杨氏用另一只没有蜡烛的手,了几下胳膊,

“妹,这大户人家的地窖,是不是也就咱们作坊这样的啊。”

“不知道,不过应该差不多吧。金波大伯当初挖的时候跟我过,是按照他给柳举人家挖的那么做,好像比那个还要大一些。”

佟雪莹完,不在往前面走了,拉着杨氏往回走。没办法,太冷了,而且还阴凉阴凉的。他们两个女,不宜在这个地方呆久。不过下来一趟倒也值,等开工时专门找两个壮汉在这边,每天帮着拿点菜啥的。

回到路面,几个人又看了一圈,这才锁门离开。房虽然盖好了,可要置办的东西还不少,得跟杂货铺那边订固一下。

光是腌咸菜要用的大盆就得百十来个,更别那些瓦坛、瓷罐了。

这一次再腌咸菜,佟雪莹打算用坛跟罐,这俩东西入味比较快,而且腌出来的味道跟大盆的不一样。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俩东西不怕腐蚀,大盆是铁的,会腐蚀、烂掉。

作坊内的桌木匠都已经打好、上漆。不过她还打算再弄一些,尤其是那个七十平方的屋,里面还得置办一些考究的家伙事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