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守寡后我重生了第91节(2 / 2)


  一个称呼而已,华阳也确实无法对着陈敬宗那张脸喊出“表哥”这种亲近的称呼来,做主道:“就这么定了。”

  太子感受到的,是姐姐与驸马之间的尊卑,一定是姐姐对驸马过于冷淡,驸马才不敢装他们的表哥。

  这倒与太子在宫里见过的成人男女关系类似,父皇的那些妃嫔对父皇都恭恭敬敬的,也就母后没那么谦卑拘束。

  三人吃了早饭,这就微服出发了。

  陈敬宗走在华阳身边,曹礼与景顺帝派来的一个侍卫官始终保持三步左右的距离护卫太子,周吉等其他侍卫暗中分布在左右,确保可以随时应对任何意外,又不会打扰主子们的雅兴。

  于华阳姐弟而言,这都是他们第一次如此自在地行走在京城的街巷间。

  姐弟俩虽然差了八岁,此时的玩心却是一模一样,华阳看见什么好玩的会拉着太子凑过去,太子见到稀奇的东西,也会拽着姐姐跑过去。

  陈敬宗默默地跟着,一边警戒周围一边观察这对儿姐弟,就觉得陪姐弟俩出门与陪侄子们差不多。

  前面的百姓围成了一个圈,原来有江湖人士在表演胸口碎大石。

  太子拉着姐姐挤了进去。

  陈敬宗、曹礼等人将姐弟俩围成半圈,另有侍卫们围在他们身后。

  确定身后不会有危险,陈敬宗才往前看,场地中间站着一个健硕魁梧的壮汉,袒露着胸膛,正在展示他强壮的身躯。

  陈敬宗看向华阳。

  华阳耳朵红了,故意盯着摆在一旁的石头看。

  表演开始了,壮汉躺在地上,两个帮手合力抬起一块儿大石压至其胸口,百姓们先喝起彩来,当一人用锤子使劲儿敲碎石头,而壮汉毫发无损地站起来时,百姓们又开始喝彩。

  太子眼睛亮亮的,回头问陈敬宗:“你能抗住吗?”

  陈敬宗笑道:“是个强壮些的男人都可以,因为锤子上的力气都被石头承担了,人承受的只是石头的重量。”

  太子不信,随便指个侍卫叫对方去试试。

  壮汉不愿意,这不是来砸他的场子吗?

  曹礼哼了一声,丢了一块儿银锭子给他。

  壮汉这才绕到一旁。

  当侍卫也轻轻松松地碎了一块儿大石,太子脸上的笑容消失,兴致寥寥地走开了。

  接下来,凡是取巧的江湖杂耍,在陈敬宗讲解过里面的技巧后,太子都会失去兴趣,还不如看小摊上妇人们的讨价还价好玩。

  逛了半天,晌午在酒楼吃席,太子坐在临窗的位置,看着下方熙熙攘攘的人群,失望道:“皇宫外面,也不过如此。”

  华阳笑道:“那是因为真正稀奇的珍宝、技艺,弟弟在宫里都看过了,百姓们见识少,反而更容易被那些杂技取悦。”

  太子看向姐姐:“姐姐喜欢这些吗?”

  他指的是街上的熙熙攘攘,看似热闹,却又全都是些稀松寻常、鸡毛蒜皮。

  华阳:“喜欢啊,这就是人间的烟火气。”

  太子:“可他们热闹他们的,与咱们一点关系都没有。”

  对与他无关的事,太子都没有兴趣。

  华阳:“怎么无关呢?百姓没有生死之忧、温饱之愁,才会有心思吃穿打扮、出门游逛,父皇与大臣们每日都要处理一堆政事,为的就是让这些百姓每日都能过上这样悠闲寻常的生活,而不是颠沛流离、居无定所。天下百姓,皆是父皇的子民,便也是你我的亲人,亲眼看到亲人们过得好,姐姐也跟着高兴、为父皇自豪。”

  太子再看街上那些再寻常不过的笑脸,想起姐姐在陵州城解救过的那些被湘王欺压多年的百姓,想到陈阁老老家全镇的百姓都曾冒雨转移到山上避洪,忽有所悟。

  陈敬宗看向华阳。

  华阳亲昵又自然地给弟弟夹了一道菜:“扯远了,弟弟尝尝这家的排骨,酥酥烂烂的,入口即化,应该合你的胃口。”

  太子其实明白,姐姐是趁机给他上了一课。

  只是他并不反感这样的提点,毕竟姐姐说的都是真的,也就发生在他面前。

  上午看热闹,下午华阳带着弟弟去买东西。

  奈何姐弟俩都是在金玉堆里养出来的,普通百姓喜欢得不得了却买不起的好东西,姐弟俩只会看不上,弄得掌柜的看他们的眼神都不太客气,碍着姐弟俩以及陈敬宗等人的气势不好发作罢了。

  走着走着,一行人经过一家卖杂货的小店,里面摆着几只纸糊的彩色风筝。

  春秋两季,都适合放风筝。

  太子想起小时候,他喜欢放风筝,可母后每次都不许他放太久,更希望他把心思都用在读书上。

  “姐姐,我想买两只风筝,回你府上放。”

  前门大街他已经快逛完一遍,也就那样,此时此刻,太子更想找个安静地方,尽情地放一次风筝。

  这么简单的要求,华阳当然会满足弟弟。

  姐弟俩一人选了一只,太子瞅瞅陈敬宗,也帮陈敬宗挑了一只,是只黑乎乎的大老鹰。

  回到公主府,三人也不去换绸缎衣裳,直接去了花园。

  花园的湖边,有一片绿茸茸的草地。

  风筝飞高后,太子仰面躺在草地上,逆着日光,目不转睛地看着空中呼啦作响的虎头风筝。

  他觉得自己就是一只风筝,转轴一会儿握在父皇、母后手里,一会儿握在内阁大臣们手里。

  太子突然想剪断那根细细的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