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七零之走出大杂院第23节(1 / 2)





  乔秀雅见她这么说,笑着撩起眼皮子,心想这不是正好,她话都到这里了,自己当着大家伙面一提,看她好意思说什么!

  她笑着就要张口,可谁知道,这时候就突然听到一个声音:“各位叔叔阿姨,我有个事想和大家提一下。”

  乔秀雅到嘴的话只好暂时停了,拧着眉看向顾舜华。

  顾舜华笑着说:“大家伙都过来一下,有一件大好事,咱们好好商量下。”

  乔秀雅面上依然带着一点笑,只是那笑里有了嘲讽的意思。

  大好事?

  孤儿寡母的,一个女人拉扯两个孩子,穷得叮当响,要什么没什么,她能有什么大好事?

  不过乔秀雅没提,反而故意说:“瞧这口气,这是有什么天大的喜事,不知道的还以为天上要掉馅饼了呢!”

  顾舜华听出来这里面嘲讽的意思,便笑着说:“馅饼没有,不过我这里有一些煤,是运过来打算自己烧的,我估摸着还能剩点,到时候给大家分分。”

  煤?

  大家乍一听这个,都以为听错了,煤?给大家分?哪来的煤?

  乔秀雅更是噗嗤一声笑了:“哟,舜华哪,我看你脸儿也不黑,敢情还开上煤厂了!您可真会给我们逗闷子!”

  陈翠月皱起了眉头:“舜华,你这是说什么胡话呢,咱家才几个煤球,自从你和孩子回来,我怕孩子冻着,天天都不敢断,眼看着咱家煤球都快不够了,我正愁呢!”

  旁边霍婶也跟着道:“舜华这是怎么了?”

  顾舜华其实早料到了,大家肯定都不信,不过高俊的车已经发了,明天就能到首都,她也没法耽误了,必须和大家伙说好,然后组织人马找排子车板车过去准备拉煤去。

  要不然一吨的煤,她肯定运不过来!

  她看那本书,知道以后世道会发生大变化,什么都可以卖,但现在还不行。

  现在政策还不明朗,她这一吨煤也没法卖,只能是给关系亲近的分分,落一个人情。

  当下便道:“妈,我是说真的,我可不是逗着大家玩儿,最近首都的煤紧张,大同煤和阳泉煤都快供不上了,所以紧急从内蒙调煤,内蒙的煤分好多批运过来,我内蒙矿井上的朋友这次率领一个车队给首都送煤,送的时候,顺便给我们运过来一吨,钱已经交好了,明天就到丰台车站,人家因为身上有任务,没法给我们送到家门口,需要我们自己想办法去丰台卸货拉煤。”

  顾舜华说完这一番话,大家都呆了呆,一下子明白,这不是说漂亮话逗闷子,这是真事?

  大家七嘴八舌地问顾舜华问题,你朋友干嘛的,运来的什么煤啊,什么时候到啊,问什么都有,顾舜华便给大家解答着,这个时候,大杂院人不少了听说了消息,几乎全都围过来了。

  这个时候天其实已经晚了,外面挺冷的,可大家都顾不上了,全都围着问煤的事。

  顾舜华和大家讲了一番后,最后提议大院子里出两个人来帮她一起负责这件事,怎么去接煤,接回来后怎么把煤块做成煤球,这些都可以商量一下。

  要不然男女老幼一群人,七嘴八舌的,事情也办不好。

  大家一听自然是同意,于是很快,选出来一个潘爷,潘爷是院子里的爷儿,自然没得说,谁都得服气,再没别的说的了,另外选了一个霍老六,霍老六是勇子的爸,造纸厂的,做人踏实讲义气。

  选出来这两个人,大家都服气,纷纷表示就听你们指挥,需要什么说一声,尽量去拉煤。

  就这么闹闹哄哄地商量着接煤的事,乔秀雅旁观了这一出,真是傻眼了,想着自己那还没说出的话,一直想找机会提,但没机会啊!

  好不容易现在大家商量完了,她就想我提提这事吧,便笑着道:“趁着今天人挺齐——”

  谁知道她话说到一半,就听佟奶奶朗声道:“我说大家伙啊,咱们舜华可真是好心,回来后看咱们煤不够用的,就这么要给咱分煤,舜华这孩子仗义,没得说啊!”

  大家其实心里也是这么想的,只是没来得及说,听佟奶奶这么一提,自然全都赞成。

  乔秀雅的话就这么被憋肚子里了,她讪讪地看了看大家伙,呵呵了声,先回屋去了。

  白瞎了她那个点心渣子的机会,就这么错过了提这事的好时候!

  *********

  大杂院里就是这点好,十几户人家,三教九流的,做什么的没有,老街坊老邻居,想要什么你打声招呼就是。

  顾舜华吃了晚饭时候,就见潘爷和霍老六已经过来了,这一会儿工夫,他们竟然联系好了两辆骡子车。

  这两辆骡子车是副食分货站的。区副食公司的副食品存放在分货站,由骡子车负责将副食品拉过去分给各合作社。平时分货站的骡子车都会经过胡同,遇到年龄差不多的老人家就会扯扯闲篇儿,一来二去大家也都很熟,霍老六许了人家二十个煤球,人家帮着拉这一趟,车把式都是现成的。

  顾舜华一听这自然好,省事了,于是又商量了到时候煤来了放哪儿,去哪儿运黄土,怎么把煤块子碾成煤面做成煤球,这些都是操心事,但大家伙儿一起想办法,事情就是好解决,这么一晚上时间,串了几家门,事情也就成了。

  这其中难免有几家话里话外透出个意思,到时候按照公家煤厂价格再加一点给顾舜华钱,毕竟不能白要。

  =大家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,煤球不好买,这都是定量的,买煤球其实不是钱的事,没那本事,给再多钱也买不到啊!

  对此,顾舜华直接说,一吨煤也就是二十三块钱,如果能做出来一千个煤球,一个煤球两分三,到时候每家分五十个煤球,也就是一块一毛五。

  “我肯定不可能挣大家的钱,我自己弄一批煤球,顺带多余的给大家分分,到时候车把式帮咱忙,咱就给人家煤球,黄土什么的,咱自己去拉,里面的消耗也算进去,按照煤球算,反正这人情钱算到里面了。多了一分钱,我都不会拿。”

  她把这话撂这儿,也是怕万一出什么幺蛾子。

  顾舜华其实想过,以后如果能行得通,这买卖不是不能做,但不是现在,一则是头一遭,主要是做个人情来盖房子,二则现在的风向还不明朗,她得提防着那些看不惯的人拿她做筏子去举报。

  顾舜华把这话说得明明白白,大家也都拍手称好,只说顾舜华这事真成了,帮了大家伙大忙!

  顾舜华自己私底下算算账,其实也挺满意的,她算过了,如果一家五十个煤球,还能剩下二百个,到时候给王新瑞家五十个,再看看别的合适的,送出去做个人情,以后万一有个什么事求到人家头上,也好张口,毕竟有来有往才好,不然总求人家办事,自己心里也不落忍。

  她心里这么算着,手上也没闲着,把两孩子贴身的秋衣秋裤洗了洗,又给两个孩子烧水洗脚。

  顾跃华乐颠颠的,像一只猴子样围着顾舜华转:“姐,刚才说好了,我明天也要跟着车把式去接煤!”

  他觉得这是一桩大事。

  年轻嘛,下乡他没赶上,一直窝在这四九城里,满腔热血,恨不得天掉下一个窟窿让他去补一补呢。